仪礼注疏(仪礼注疏翻译)

本文目录一览:1、仪礼注疏概述2、唐朝称《礼》什么名字3、仪礼注疏基本信息4、十三经注疏包含了哪些经书注疏5、...

本文目录一览:

仪礼注疏概述

1、《仪礼注疏》是唐代编纂的对《仪礼》进行注解和疏解的儒家经典著作。以下是关于《仪礼注疏》的概述:内容来源:《仪礼》:作为儒家经典之一,是先秦时期社会习俗和礼制的重要记录。注解与疏解:唐代编纂的《五经正义》将郑玄的注解与贾公彦的疏编入《仪礼注疏》,成为官方指定的《仪礼》解读标准。

2、《仪礼注疏》内容简介如下:归属与地位:《仪礼注疏》是《四库全书》中的一部分,隶属于经部,编号为80。作为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它对研究整理中国古代历史与思想文化具有深远意义。

3、《仪礼注疏》的基本信息如下:作者:郑康成译者:陆德明出版社:中国吉林出版集团发行日期:2005年5月1日版本:首次印刷,源自元末明初刊本页数:644页装帧:平装开本:16开类别:国学重点内容: 作者:该书由郑康成撰写,是古代礼学的重要著作。

4、《仪礼》是一部探讨中国古代礼仪的重要著作。《仪礼注疏》由汉代学者郑玄进行注解,而唐时的贾公彦则对此进行了详细的疏解。《周礼》最初名为《周官》,据信在西汉时期被发现。多数学者认为其创作时间可能处于战国时期,书中汇集了周王室的官制以及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制度。

5、开始编纂《四库全书》。 《仪礼注疏(经部80)》的出版发行无论是对于历史文献的研究整理,还是对于中国古代历史与思想文化的研究,其积极意义都是不言而喻的。同时,由于《四库全书荟要》本来就是书中精品,再辅之以现代的印刷技术,这套书也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大小图书馆和个人收藏的珍品。

6、据《仪礼》载,天子、诸侯、大夫、士日常所践行的礼有:士冠礼、士昏礼、士相见礼、乡饮酒礼、乡射礼、燕礼、大射礼、聘礼、公食大夫礼、觐礼、士丧礼、丧服、既夕礼等等。 文字艰涩,内容枯燥,治史者对它望而生畏,而且是“三礼”中成书较早的一部。

唐朝称《礼》什么名字

在唐朝时期,孔颖达的《五经正义》中引用的是汉代郑玄所注解的《礼记正义》(孔颖达 正义)。这里的《礼记》,实际上是对《仪礼》进行详细解释的一本书。这部著作在唐代学者眼中,不仅是礼仪规范的重要依据,更是理解古代社会文化的重要文献。

在唐朝,孔颖达的《五经正义》中用的是汉郑玄注的《礼记正义》(孔颖达 正义),所谓的《礼记》,就是诠释《仪礼》的一本书。在唐玄宗的时候,《九经正义》才添上《仪礼注疏》(汉郑玄 注,唐贾公彦 疏)。

《礼》作为五经之一,被誉为“法之大兮,类之纲纪也”。它不仅是道德之极,也是敬文和中和的体现。《礼经》(即《仪礼》)在汉代被《仪礼》、《周礼》和《礼记》所取代,而《礼记》在唐朝时成为五经之一。起初,《礼记》和春秋三传一样,只是作为记录而非经典使用。《周礼》亦然,它起初并非经典。

《礼记》是西汉戴圣在秦汉以前汉族礼仪著作的基础上编纂而成,共计49篇。它被纳入“十三经”之中,记录了战国至西汉时期的社会变迁,涵盖社会制度、礼仪规范及人们的观念演变。这49篇文献被分为多个类别,包括制度、通论、名堂阴阳、丧服、世子法、祭祀、乐记、吉事等。

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部作品,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东汉在此基础上加上《论语》《孝经》,共七经。

仪礼注疏基本信息

1、《仪礼注疏》的基本信息如下:作者:郑康成译者:陆德明出版社:中国吉林出版集团发行日期:2005年5月1日版本:首次印刷,源自元末明初刊本页数:644页装帧:平装开本:16开类别:国学重点内容: 作者:该书由郑康成撰写,是古代礼学的重要著作。 出版社与发行:由中国吉林出版集团于2005年5月1日发行,版本珍贵,源自元末明初刊本。

2、《仪礼注疏》内容简介如下:归属与地位:《仪礼注疏》是《四库全书》中的一部分,隶属于经部,编号为80。作为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它对研究整理中国古代历史与思想文化具有深远意义。

3、《仪礼》:作为儒家经典之一,是先秦时期社会习俗和礼制的重要记录。注解与疏解:唐代编纂的《五经正义》将郑玄的注解与贾公彦的疏编入《仪礼注疏》,成为官方指定的《仪礼》解读标准。

4、于是,乾隆皇帝下诏开设四库全书馆,委派纪昀等著名学者一百六十余人,开始编纂《四库全书》。 《仪礼注疏(经部80)》的出版发行无论是对于历史文献的研究整理,还是对于中国古代历史与思想文化的研究,其积极意义都是不言而喻的。

十三经注疏包含了哪些经书注疏

1、《十三经注疏》的内容包括:《周易正义》,《尚书正义》,《毛诗正义》,《周礼注疏》,《仪礼注疏》,《礼记正义》,《春秋左传正义》,《春秋公羊传注疏》,《春秋谷梁传注疏》,《孝经注疏》,《论语注疏》,《尔雅注疏》,《孟子注疏》。

2、十三经注疏包含的典籍及其注疏者 答案 十三经注疏包含《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论语》、《孟子》、《左传》等典籍。其注疏者分别为:孔安国、郑玄、贾公彦等历代儒家学者。

3、《十三经注疏》包括以下:《易经注疏》,包括《周易正义》。其是对于易经的注释和解释,融合了历代学者的研究成果。通过易经注疏,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易经中的哲学思想、伦理道德以及其在古代社会中的应用。《诗经注疏》,又称《毛诗正义》。这是关于古代诗歌的总集诗经的注释和疏解。

4、十三经注疏(13经)是指南宋时期形成的十三部经学著作,具体包括以下几部经典:《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仪礼注疏内容简介

1、《仪礼注疏》内容简介如下:归属与地位:《仪礼注疏》是《四库全书》中的一部分,隶属于经部,编号为80。作为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它对研究整理中国古代历史与思想文化具有深远意义。编纂背景:在清朝乾隆时期,安徽学政朱筠提出《永乐大典》仍有遗漏,建议广泛征求民间佚书,并对翰林院藏的《永乐大典》进行校辑。

2、内容来源:《仪礼》:作为儒家经典之一,是先秦时期社会习俗和礼制的重要记录。注解与疏解:唐代编纂的《五经正义》将郑玄的注解与贾公彦的疏编入《仪礼注疏》,成为官方指定的《仪礼》解读标准。

3、《仪礼注疏》的基本信息如下:作者:郑康成译者:陆德明出版社:中国吉林出版集团发行日期:2005年5月1日版本:首次印刷,源自元末明初刊本页数:644页装帧:平装开本:16开类别:国学重点内容: 作者:该书由郑康成撰写,是古代礼学的重要著作。

4、该书至晋代始称《仪礼》,当时门阀为宗法需要,特重其中详定血统亲疏的《丧服》诸篇,出现了不少有关著作。唐贾公彦撰《仪礼疏》十七卷,南宋时与郑注合刊为《仪礼注疏》。北宋熙宁(1068~1077年)中一度废《仪礼》不为经,元祐(1086~1094年)间又恢复。历宋、元、明,续有不少研究著作。

5、开始编纂《四库全书》。 《仪礼注疏(经部80)》的出版发行无论是对于历史文献的研究整理,还是对于中国古代历史与思想文化的研究,其积极意义都是不言而喻的。同时,由于《四库全书荟要》本来就是书中精品,再辅之以现代的印刷技术,这套书也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大小图书馆和个人收藏的珍品。

6、内容:《仪礼》共十七篇,关于《仪礼》的完缺问题有争议。 注本:旧疏皆好:贾公彦《仪礼注疏》;清人新疏:胡培翚《仪礼正义》;古书的事例散见各处,比较难读,可以读以类别来编次的朱熹《仪礼经传通解》、江永之《礼书纲目》。

本文来自作者[项玲]投稿,不代表卿欣云网络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zb61.cn/post/47456.html

(15)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项玲
    项玲 2025-10-19

    我是卿欣云网络的签约作者“项玲”!

  • 项玲
    项玲 2025-10-19

    希望本篇文章《仪礼注疏(仪礼注疏翻译)》能对你有所帮助!

  • 项玲
    项玲 2025-10-19

    本站[卿欣云网络]内容主要涵盖:卿欣云网络,科技生活,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百科大全,经验网

  • 项玲
    项玲 2025-10-19

    本文概览:本文目录一览:1、仪礼注疏概述2、唐朝称《礼》什么名字3、仪礼注疏基本信息4、十三经注疏包含了哪些经书注疏5、...

    卿欣云网络@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