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阳台帖(上阳台帖内容和解释)

本文目录一览:1、李白《上阳台帖》因何得名2、唐李白上阳台帖的法书作品内容3、《上阳台帖》真的具备四十多亿的价值水准吗...

本文目录一览:

李白《上阳台帖》因何得名

1、那么,《上阳台帖》又是因何而得名的呢?起因是:李白寻访司马承祯,待到达阳台观后,方知司马承祯已经仙逝,无缘再见。不见其人,惟睹其画,有感而作《上阳台》。《上阳台帖》的全文是什么呢?全书为四言诗,共计25字。《上阳台帖》全文: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可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

2、阳台,地名,在北京宛平县西,后来被误传在巫峡中,所以是上,阳台,帖 全文: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可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

3、《上阳台帖》简介 《上阳台帖》为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于天宝三年(744年)所作,是其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此帖为纸本,纵25厘米,横31厘米,草书5行,共25字,内容为“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可(何)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

唐李白上阳台帖的法书作品内容

1、内容: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可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译文:王屋山有高耸峻拔之势和源远流长之水。物象千姿百态,不是有了老练娴熟、清新豪建的笔法就能刻画描述穷尽的。十八日,上阳台书,李白。通过赞颂司马承祯的作品,抒发了作者对其的仰慕之情。全卷苍劲雄浑而又气势飘逸,用笔纵放自如,快健流畅,法度不拘一格,一如李白豪放、俊逸的诗风。

2、唐·李白《上阳台帖》是一件纸本长卷,尺寸为25x31厘米,由李白独创。内容如下:“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可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引首为高宗弘历楷书题“青莲逸翰”四字,正文右上则有宋徽宗赵佶瘦金书题签:“唐李太白上阳台”一行。

3、唐·李白《上阳台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书法作品。该帖纸本,内容为五言绝句,全文为“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可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其大意是赞叹一个人画技了得,能够描绘出壮丽多姿的自然景象。

《上阳台帖》真的具备四十多亿的价值水准吗

《上阳台帖》确实珍贵,但所谓“四十多亿”的估值并不符合实际市场规律。从公开的拍卖数据来看,中国书画类文物更高成交价目前由北宋苏轼《木石图》保持,约为1亿元人民币。同为宋元时期名作的张即之《临大慧帖》在2022年拍出76亿元。李白《上阳台帖》作为存世孤品,若进入市场,预计估值可能在3亿至5亿元区间。

四十多亿的天价更多是特殊场景下的极端个案,不能代表《上阳台帖》的实际市场价值。艺术品的定价逻辑与普通商品完全不同,需要从四个维度理解: 文化意义决定基础价值 《上阳台帖》作为现存唯一确认的李白真迹,具备「千年文化密码」级别的历史认证。

《上阳台帖》确实存在高达46亿元的估值。藏品等级决定基本价值作为李白唯一传世真迹,该作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中的“一级甲”更高等级,相当于文物界的诺贝尔奖得主。这种孤品属性与更高认证的叠加,奠定了它无可比拟的文物价值基础。

《上阳台帖》确实有高达46亿元的估值,这个天价源自其多重不可替代的价值。作为李白唯一存世书法真迹,这幅仅25字的作品见证了中国文化千年传承的力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文字背后的悲怆故事成就了作品灵魂。

“青莲逸翰、山高水长”——李白《上阳台帖》

1、“青莲逸翰”解析 “青莲逸翰”四字,为清乾隆皇帝楷书题写,用以赞誉李白的书法。其中,“青莲”为李白的别号,象征着其高洁、脱俗的品格;“逸翰”则指其书法飘逸、豪放,如同其诗歌一般,不受拘束,自由奔放。这四个字,既是对李白人格魅力的概括,也是对其书法艺术的高度评价。

2、唐·李白《上阳台帖》是一件纸本长卷,尺寸为25x31厘米,由李白独创。内容如下:“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可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引首为高宗弘历楷书题“青莲逸翰”四字,正文右上则有宋徽宗赵佶瘦金书题签:“唐李太白上阳台”一行。

3、帖中的释文,简洁而深邃,仿佛穿越时空的诗行:“山高水长,物象万千,非有老笔,清壮可穷。”寥寥数语,展现出李白的豪迈与才情,他以文字描绘出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字里行间流露出他的豪放与不羁。

4、李白唯一传世书法真迹是《上阳台帖》。以下是关于《上阳台帖》的详细信息:作品形式与内容:《上阳台帖》是纸本行草诗作品,尺寸为纵25厘米,横31厘米。该作品以草书风格书写,共5行,25字,清晰地展示了李白的书法风采。历史题跋与印章:在卷首,有清高宗弘历的楷书题字“青莲逸翰”。

5、逸,超过一般。翰,翰墨,指文字书画。逸翰,高超的书法。青莲居士李白高超的书法作品。

6、《上阳台帖》被广泛认为是李白的书法作品,但也有学者质疑其真伪。其书法风格豪放、雄浑,又带飘逸之气,与李白的诗歌风格相吻合。此帖引首由清朝高宗弘历题写“青莲逸翰”四字,正文则由宋徽宗瘦金书题签“唐李太白上阳台”一行。

上阳台帖的正确读法

上阳台帖的正确读法:shàng yáng tái tiě 李太白《上阳台帖》纸本,纵25cm、横31cm。草书5行,共25字,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为李白书自咏四言诗,也是其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上阳台帖为744年(天宝三年)李白与杜甫、高适同游王屋山阳台宫时所作。

李白唯一存世的真迹上阳台帖》值多少钱

李白唯一存世真迹《上阳台帖》专家估值约为46亿 李白唯一的真迹《上阳台帖》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是极为珍贵的文物。随着电影《长安三万里》的热映,这幅作品再度受到广泛关注,并冲上了热搜。作品内容 《上阳台帖》全文仅二十五字,但其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却不可估量。

李白《上阳台帖》作为存世孤品,若进入市场,预计估值可能在3亿至5亿元区间。高价值的三层逻辑文物价值核心包含创作者唯一性(李白唯一传世真迹)、历史承载度(宋代皇室收藏印鉴留存)以及文献完整性(历代藏家题跋俱全)。相较于现代艺术品拍卖的资本运作,古代书画更注重传承有序的学术价值。

结论明确:《上阳台帖》未被公开交易过40多亿,实际公开拍卖成交价约875亿人民币。唐代李白唯一存世真迹《上阳台帖》曾在2018年保利春拍以875亿元人民币成交,至今仍是书法拍卖领域的天价标杆。

该作草书5行,共25字。引首为清高宗弘历楷书题“青莲逸翰”四字,正文右上宋徽宗赵佶瘦金书题签“唐李太白上阳台”一行;后纸有宋徽宗赵佶,元张晏、杜本、欧阳玄、王馀庆、危素、驺鲁,清乾隆皇帝题跋和观款;卷前后及隔水上钤有宋赵孟坚、贾似道、清内府、张伯驹等鉴藏印,可谓流传有序。

本文来自作者[郑青建]投稿,不代表卿欣云网络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zb61.cn/post/37630.html

(3)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郑青建
    郑青建 2025-09-15

    我是卿欣云网络的签约作者“郑青建”!

  • 郑青建
    郑青建 2025-09-15

    希望本篇文章《上阳台帖(上阳台帖内容和解释)》能对你有所帮助!

  • 郑青建
    郑青建 2025-09-15

    本站[卿欣云网络]内容主要涵盖:卿欣云网络,科技生活,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百科大全,经验网

  • 郑青建
    郑青建 2025-09-15

    本文概览:本文目录一览:1、李白《上阳台帖》因何得名2、唐李白上阳台帖的法书作品内容3、《上阳台帖》真的具备四十多亿的价值水准吗...

    卿欣云网络@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