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婺源名字的由来
1、婺源县名称的由来,最为人接受的解释如下:星象寓意:唐玄宗时期,婺女星出现于长安东南,被视为吉祥之兆。唐玄宗以帝王之爱,赋予婺女星吉祥的象征,并因此将新设的县治命名为“婺源”,寓意美丽婺女的家乡。
2、婺源县名的由来多样,据《婺源县志》记载,婺源于隋朝时曾属婺州管辖,取“上应婺女之说”,因婺女庙及古迹广泛,吴山里也名婺女里。另据《浦江县新建婺女星君行祠碑》记载,婺州之名在隋朝正式命名,因婺州上直婺女之分。还有一种说法源于县东大鳙山水流如婺州,故名婺源。
3、还有一种说法是以县东大鳙山水流如(入)婺州,乃婺水源头,因而名婺源。另外据按《寰宇志》及祥符经记载:婺源之名因婺水绕城三面故名,(按诸说未知孰是,似以婺水绕城三面之说为优,)《婺源县志》、沿革,清道光六年刊本黄应盷,朱元理等纂修。
4、对于“婺源”这一地名的由来,有不同的解释。一说因“婺水绕城三面”而得名,然而这里的“婺水”实为星江,非婺江;二是由于县治原本在休宁,曾属婺州,但与婺源建县时间不符,且与婺女传说并无直接联系;三是指县东的大镛水,但这条水并未流至婺州,而是流入浙江的富春江。
婺源古城县名由来
一说因“婺水绕城三面”而得名,然而这里的“婺水”实为星江,非婺江;二是由于县治原本在休宁,曾属婺州,但与婺源建县时间不符,且与婺女传说并无直接联系;三是指县东的大镛水,但这条水并未流至婺州,而是流入浙江的富春江。然而,婺源名字的真实来历与古代天文学有关。
对婺源的解释,归纳各派说法,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一是以“婺水绕城三面”,故名;二是“旧以县本休宁地,曾属婺州,取上应婺女之说”,故名;三是“以县东大镛水流如婺州”,故名。但这三种观点都不够完美。
婺源,古称静女翌立,源于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的建县之举,由休宁、乐平两县析地设立,距今已逾1200年。星江,昔日的护城河,见证了婺源的变迁。初时,县治设于清华,后迁至弦高(今 *** 镇),这里是朱熹和詹天佑的故乡,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婺源弦高古城是江西省婺源县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始建于唐代,曾是婺源县治所在地,现为婺源重要的历史文化景点之一。历史背景 弦高古城位于婺源县 *** 镇,因唐代名将张巡(字弦高)曾在此驻守而得名。
名称由来与选址优势:项目位于1100多年前的婺源县治弦高镇,故而得名。此地后有靠山、前有玉带,青苍翠绿,处于制高点,是徽州传统文化中“一堂山水”的宝地。
”1985年设区时,取近1500年的婺州古城之名为婺城区。婺源县与婺城区虽属江西与浙江两省,但从其名之由来可以看出:婺州是“其地于天文为婺女分野,故名”(公元593年),后才有金华江的别称“婺港”、“婺江”;婺源县历史上曾属婺州。
中国有哪些好听的小县城名字?
1、临川(江西省抚州市):得名于“临川一片烟雨中,风物如诗山水画”的美誉,临川不仅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的故乡,也是江西省的文化中心之一。 鹿泉(河北省石家庄市):因鹿泉山国家森林公园和丰富的地下水资源而闻名。据说古时神鹿曾在此饮水,因而得名,给人一种清幽宁静之感。
2、我国境内有很多小县城名字都很好听,这里列举几个: 资兴市:位于湖南省娄底市,名字寓意着繁荣昌盛、兴旺发达。 景宁畲族自治县:位于浙江省丽水市,名字中的“景宁”表达了对美好家园的追求和向往。 隆尧县:位于河北省邢台市,名字中的“隆尧”寓意着平安吉祥、幸福美满。
3、中国国内有很多小县城名字很好听,以下是几个例子:丽江:位于云南省,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小城市。这个名字取自于丽江古城,该古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遗产,以及美丽的风景。桂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其壮丽的山水和独特的喀斯特地貌而闻名。
4、山东省临沂市的兰陵县,享有“中国蔬菜之乡”的美誉,2021年的常住人口达到149万人。 浙江省台州市的仙居县,隶属于浙江省台州市,位于浙江东南部,是中国的国家公园试点县之一。2020年的人口普查显示,其常住人口为431,888人。
曾属于安徽的婺源县,因何原因会被划入江西呢?
1、婺源从徽州六县划入江西管辖的主要原因是出于统筹鄱阳湖水系治理安全的考虑。以下是详细解释:婺源的地理位置与背景:婺源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是皖浙赣三省的交汇地带,与黄山市、衢州市、景德镇市相邻。婺源三面环山,中部是丘陵,有“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和庄园”的说法,是乐安江等其他支流的上游源头。
2、都是战争惹的祸。1934(民国二十三年)年9月4日,国民 *** 为了便于围剿中央红军,决定将婺源划隶江西,隶属江西省第五行政区。1947(民国三十六年)年8月 16日,婺源划回安徽,隶属安徽省第七行政区。
3、- **安徽婺源**:婺源县历史上长期属于安徽省徽州府管辖。然而,由于历史原因,特别是1934年国民 *** 出于军事战略考量,将婺源从安徽划归江西省。这一变化导致了当地居民的强烈反应,引发了“婺源回皖”运动。- **江西婺源**:自1934年起,婺源正式成为江西省的一部分,隶属于上饶市。
4、从交通环境来说,从徽州府其他县进入婺源县比较困难,从江西省的上饶地区进入婺源县,则比较方便。从军事角度来说,婺源县起到了拱卫安徽南部的作用。在太平天国时期,婺源县是兵家必争之地。因为一旦清朝占领婺源县,可以把太平军封死在江西省。但是如果太平军占领了婺源县,则能够进攻安徽省的南部地区。
5、婺源不属于安徽,而是属于江西。具体原因如下:历史归属:虽然婺源在唐朝开始属于安徽省,但由于近代的军管问题,婺源县被划给了江西上饶管理。文化特征:尽管行政上归属江西,但婺源依然保存了徽州文化的精髓,无论是民俗文化还是方言,与黄山地区都非常接近,并没有受到江西其他地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与影响。
婺源傩舞的历史
婺源傩舞的历史溯源如下:起源:婺源傩舞起源于原始巫舞,是一种在祭仪时跳的驱鬼逐疫之舞,故又名“舞鬼戏”。这种舞蹈源远流长,尤其在婺源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明代流传:早在明代初年,婺源傩舞就有外出表演的记载,证明了其在民间的广泛流传。
但婺源原始的傩舞远可追溯至春秋战国以前,据研究古徽州文化的学者考证,和徽州古献记载,婺源(原隶徽州)傩舞系由古山越人代代相传下来的,最早时称,“ 舞 犭 回 ”。舞 犭 回 是 一种将傩舞与狮舞揉为一体的祭祀舞蹈:即由两人饰演“狮子”,另一人饰逗引之人。
婺源傩舞的历史可追溯至三千年以上,具体如下:起源:婺源傩舞起源于远古时期的赣鄱大地,由人们对图腾的祭祀活动演变而来。发展:秦时,赣傩祭传入中原宫廷,逐渐礼仪程式化,发展成为融祭祀与娱人为一体的文艺活动。
婺源傩舞起源于远古时期的赣鄱大地,其历史可追溯至三千年以上。它由人们对图腾犭回、虎或鸟的祭祀活动演变而来。秦时,赣傩祭传入中原宫廷,逐渐礼仪程式化,发展成为融祭祀与娱人为一体的文艺活动。
婺源地区的傩舞历史可追溯至明代初年,是秋口长径村的重要文化现象。据传,明嘉靖壬戌年进士程义春,将陕西苑马寺郎地的傩舞带回家乡,使得这一舞蹈在婺源迅速传播开来,形成了“驱傩神班”、“万顺班”、“人和班”等众多表演团体。
本文来自作者[章五郎]投稿,不代表卿欣云网络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zb61.cn/post/31003.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卿欣云网络的签约作者“章五郎”!
希望本篇文章《江西婺源的来历(江西婺源名字的由来)》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卿欣云网络]内容主要涵盖:卿欣云网络,科技生活,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百科大全,经验网
本文概览:本文目录一览:1、婺源名字的由来2、婺源古城县名由来3、中国有哪些好听的小县城名字?4、曾属于安徽的婺源县,因何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