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展览作品体现出鲜明的当代性与实验精神,融合材料探索、观念表达与设计美学。传统文化元素经数字化解构焕发新生,敦煌纹样、非遗工艺与现代设计语言深度融合,三维造型语言在实体与感知之间深度对话。此外,展览作品还聚焦未来太空场景,以软硬件创新为媒介,展现艺术与科学碰撞的魅力。
澎湃新闻:作为全球建筑面积最大的天文馆,上海天文馆提出“打破物理空间限制”的数字化转型目标,“行走的天文馆”项目如何重构传统科普模式?该项目在国家级科普战略中承担何种使命?
自2022年起,总台国际视频通讯社与清华大学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共同编写《全球南方视频媒体发展报告》。本次发布的2024年度报告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及全球发展、安全、文明三大倡议的引领下,结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采用“发展性新闻”“替代性叙事”等理论框架,以“共同讲好发展故事”为主题,围绕“讲述发展故事”的价值理念、实践经验、困难挑战等议题。
广州5月24日电 (记者 王坚)元宇宙+AR穿越虚实边界,让观众率先领略全运风景;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团队以漫画形式,揭开呼吸健康的科学奥秘;超算广州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让市民零距离触摸磅礴算力……24日,一场全民参与的科技大会正在广州上演。
香囊寄情、雄黄纳吉、兰汤祓禊,三礼既备,四方荣光……当日活动中,现场嘉宾与海峡两岸学生代表共同完成了乙巳蛇年端阳两岸祈福纳吉仪式,以亲身体验同续千年雅范,祈愿健康平安。两岸青年学生还共同表演了汉服花式空竹《龙腾盛世》。
上午,复旦大学邯郸校区正大体育馆外,从1965届到2015届,以及来自不同年代的复旦毕业生齐聚一堂,参加返校主题大会。许多人带着他们的孩子“一同返校”,孩子身着印有“我是‘复二代’”字样的衣服,他们各自表达了对母校的感情。2015届研究生毕业的李女士带着父母和一岁的孩子前来,她说:“复旦一直是我们的骄傲,也希望我们能成为她的骄傲。”
正在东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专业就读的瓦努阿图留学生凯德发现,馆内有许多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设备与实验。激光测距、电光转换、偏振光实验,他一边阅读说明,一边分析原理。“这些实验对我的学习很有帮助。”
TECH+创研中心建筑面积4658平方米,是集实验室、智慧育苗系统、葡萄主题光影剧场及地下酒窖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该中心致力于种质资源保护、科研创新、产业应用、科普研学及文旅融合,为葡萄酒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