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现场还设置了互动打卡点、科技风筝绘画、流动科普书屋、体重管理咨询体验、农业新品种品鉴、健康诊疗等丰富多彩的互动体验活动,开展了科普知识宣讲、科学实验展演、健康知识讲座、点亮城市地标、科普主题电影展映等,让民众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群体沉浸式感受科技的神奇与魅力,为民众送上了精彩丰盛的“科普大餐”。
本届联展以“我们的节日 人民的非遗”为主题,聚焦非遗与旅游、非遗与科技的深度融合,集中展示了各省推动非遗整体性保护、多元化发展、数智化升级的新成果。
本次签约,新晃与大龙双方坚持遵循“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市场主导、共享发展”原则,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强资源共享、产业协作、要素流动、实现共同发展。合作协议涵盖规划同图、产业同频、要素同价、设施同网、服务同园等5个方面,并明确双方在各个领域的合作目标、任务和措施。
剑如游龙、拳如灵蛇,澳门同学植慧珊带来的武术表演一亮相,便吸引了全场目光。植慧珊在广东省第十二届大学生运动会上,代表暨南大学一举拿下乙组女子自选长拳和自选剑术双料冠军。
北京5月24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2025年公众科学日“续集”5月24日精彩来袭: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自动化所),以Q系列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多款机器人集中亮相展示,引人瞩目;在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聚焦“空天科技与人工智能”全链条布局的科学盛宴,备受关注。此外,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声学所)上周举办的“科学之‘声’启迪未来”活动,科普余音还在绕梁……
我们通过技术与内容融合创新、交互创新、科普教育等多模式打造,深入剖析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各个展项背后的科学原理、历史故事和文化价值,将这些丰富的信息转化为生动有趣、易于理解的体验内容。同时,充分发挥元宇宙技术的开放性和创造性,打造出一系列特色鲜明的虚拟场景,让晦涩的天文知识转化为生动的沉浸式体验,开创了“知识探索+沉浸娱乐”双驱动的科普新模式。
临近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纪念日,2025年5月24日,复旦大学举办了校友返校日体验活动。1985年入校的宋梅从杭州来参与建校120年返校日,她手机里一直保存着毕业时在复旦校门口拍的照片。“我读的外语系,那四年的学习影响了我的一生。可以说,我的底色是复旦给我的。”宋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