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会上,还发布了2025年天津非遗与旅游融合重点项目清单。结合弘扬津派文化要求,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推出一批探索性、创新性示范项目,重点打造场所类、载体类、渠道类、机制类项目。据介绍,自2023年开展此项目以来,陆续涌现出天津市河西区西岸非遗体验馆、南开区古文化街曲艺沉浸式演出、北辰区小淀国际当代艺术园区等一批项目,积累形成一定基础和成效。在前两批项目的基础上,将继续发布津药达仁堂中医药博物馆与健康生活馆、和平区七弦古琴非遗体验地标、武清区运河不夜城等多个项目。(完)
最近两起企业补税事件引起市场关注。一是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被要求补税8500万元,因这笔税款被追溯至1994年,使得税务“倒查30年”成为舆论焦点。二是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月份收到当地税务要求补税5亿元的通知,最近企业宣布停产。上述两起事件,引起了一些企业人士的担忧。这些担忧包括是否存在全国性查税,不少企业担忧如果倒查多年需要补税,这对于经营困难的当下无疑是“雪上加霜”。跟多位省级、市级税务人士交流得知,目前并没有全国性查税部署。一些地方根据当地税收大数据风险提示等对个别企业查税,是日常工作,也是税务部门正常履职。毕竟税务部门主要负责税收、社会保险费和有关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发现偷逃税、少缴税行为,理应依法制止,否则就是渎职。(第一财经)
据介绍,全省夏收工作6月7日基本结束,夏粮丰收已成定局。夏播工作从5月28日大面积展开,截至6月13日,已播种面积7915.2万亩,夏播工作大头落地。初步统计,目前全省因旱不能播种面积323万亩,若未来持续无有效降水,夏播进度将会进一步放慢。
《规划》提出以人为核心,打造全方位互联互通的空间体系。为满足国内外人士长短期停留的商务和生活需求,在空间设计中,充分强调通过交往空间的最大化,促成人与人的交流;通过配置丰富多样的设施,营造充满活力与机遇的魅力空间;地下建设货运通路,地面部署智慧巴士系统,空中连廊强化东西片区链接,形成“人、货、信息”立体流通网络;引入智慧无感的风险管控理念,在保障安全、高效管理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物资流动过程中的阻碍与不便。
“从小就给它扶正了”“注意加强体育锻炼”“我们共同给树苗浇水,实际上也在为你们浇水”……一句句亲切的叮咛,深情寄望一株株“小树苗”早日成为栋梁之材。
据悉,本次活动是京津冀外籍人才服务联合体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走深走实的具体举措,为京津冀外籍人才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平台,创造了合作发展的新机遇。天津师范大学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激活外籍人才服务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作用,全力推进特色鲜明世界知名一流师范大学建设。(完)
政策效果持续显现,京津冀地区需求潜力逐步释放。投资方面,一季度京津冀三地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分别增长24.0%、8.7%和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