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上博东馆于2024年开放,该馆立足艺术史高度,拓展展览内涵,将原有艺术专题展做通、做全、做精,打造中国古代艺术通史陈列,更好讲述深厚的中华文脉。上博东馆珍贵文物的展出比例从人民广场馆的4%左右提高到10.5%。其中,青铜馆、书法馆、绘画馆、印章馆是海内外唯一的常设通史陈列,陶瓷馆、货币馆也是海内外体系最完整的通史陈列之一,与雕塑馆、玉器馆等八个常设展厅堪称八部“中国古代艺术史教科书”。
近段时间,人形机器人持续引发关注:宇树科技的G1展示了“功夫模式”,众擎科技的PM01完成前空翻,“天工”机器人攀爬百级台阶,数十台优必选Walker S1协同搬运大尺寸料箱……这些新进展、新动态,标志着人形机器人技术加快迈向成熟。
随着胡饼、酥山(类似刨冰)等外来食品传入,中国传统分食制与中亚合食文化交融,催生出大盘盛放主食的新习惯。蒋得庄指着故宫博物院藏的缠枝菊莲纹盘,语气中带着赞叹:“更妙的是,中国古代工匠将这种器型改良成青花瓷,又反向输出到中亚。”一旁多媒体展示的奥斯曼帝国的细密画中,贵族正用绘着中国青花纹样的大盘盛放食物,“餐盘成了双向文化流动的见证者”。
有10年文创工作经验的吴小宇直言,过去大众对文创接受度不高,更倾向购买原文物造型的旅游纪念品。如今,人们对文创产品的美观度、质量、文化价值及情绪价值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促使文创设计走向多元化,融入美食、美景、土特产等更多元素。
荔湾作为十三行商埠文化核心区,曾是侨批局聚集地。荔湾区博物馆宣讲员黄逸辉表示,“情系桑梓荔湾侨踪”从陈家祠延伸至聚龙古村,通过李小龙祖居、詹天佑故居等展现华侨反哺乡梓赤子心;“千年商都荔湾侨印”聚焦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广州十三行博物馆,解码华侨推动中西文明互鉴历程。
秉承着这一理念,策展团队耗时两年多,从故宫博物院、大英博物馆、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以及包括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在内的数家香港本地博物馆,精选出超过110件文物,通过“跨越生死”“跨越文化”“跨越山水”“跨越时间”四大单元,带领观众寻味中华千年食韵。
2024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动情地回忆起往事。他凝神静听来自南京市博物总馆的人大代表讲述六朝博物馆的建设故事,叮嘱广大文博工作者:“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