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在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上肩负重要使命。2025年5月18日是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5月17日至19日,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举行,围绕“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主题,集中展示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最新成果,重点强调在快速变化社会中,博物馆如何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积极应对各种机遇与挑战,与社会发展能够同频共振。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位于北京市城市副中心大运河畔,馆内基本陈列“京华通惠 运河永济——北京与大运河历史文化陈列”,位于主楼二层的四个展厅,面积共7150平方米,展出文物1000余件。参观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温菲菲感慨于大运河南北通达之壮观、文化交融之宏大,对大运河的千年历史有了更全面、立体的认识。
此次发行的《丝绸之路文物(三)》特种邮票共4枚,每一枚都是精心雕琢的文化瑰宝。甘肃省博物馆副馆长史册说,4枚特种邮票精选陆上丝绸之路沿线的四件珍贵文物——汉代“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南北朝神人纹银盘、北周凸钉玻璃碗和唐代胡人牵驼载丝壁画,为集邮爱好者打造可触摸的“微型博物馆”。
在此次活动的启动首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董家鸿就走上了手术台。在阿坝州人民医院的手术室里,他主刀了一台复杂的肝包虫病手术。包虫病是高原地区的一种常见疾病,但这台手术的难点在于病变部位“侵入”了血管壁,需要切除部分血管。“我们很少处理如此复杂的手术,难度很大。”阿坝州人民医院肝胆外科的藏族医生喻定刚说,在董院士操刀下,手术十分成功,患者在术后半个月左右就能康复。
“白油加氢”是从原油转化为白油的关键步骤,而催化剂则是加氢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技术元素。中石油克拉玛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炼油三部车间主任马洋告诉记者,“最早我们使用的催化剂、关键设备都依赖于进口,现在随着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的不断突破,关键设备以及催化剂均已全部实现国产化”。目前,克石化公司的白油年产量20万吨,成为国内白油最大生产基地。
外贸出口稳居全国第二,实际使用外资跃居全国第三,对外直接投资位居全国第二,这是2024年浙江交出的成绩单。今年一季度,浙江外贸进出口1.29万亿元,同比增长7.3%,增长贡献率居全国首位。今天,开放已成为浙江高质量发展的鲜明标识,而这些离不开20多年前着眼于长远的擘画,离不开20多年来浙江发展“地瓜经济”的生动实践。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一扇名为“商”的大门缓缓打开。“看·见殷商”展览将于19日和公众见面,中国28家文博单位携338件(套)文物登陆“运河之舟”,一同讲述3500多年前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