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本次展览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单元“时为孟夏 序属长赢”主要介绍北京农历四月的重要集会、庙会活动;第二单元“仲夏榴月 端阳已至”以端午节为核心,介绍与其相关的驱邪避毒、竞技娱乐和饮食节物等节俗活动;第三单元“季夏暑伏 赤日炎炎”介绍旧时京城暑热时,人们如何在炎炎夏日中消暑纳凉,营造独特的清凉世界。(完)
考古人员相继清理出密集的建筑群遗迹,包括两座佛塔的塔基,含僧舍、回廊式佛殿、长方形佛殿、讲经堂、厨房等在内的18座单体建筑共62个房间。出土遗物丰富,涵盖陶、铜、石、木、骨、纺织品等类别,以及剪轮五铢、开元通宝、龟兹小钱和石膏佛教造像残件共3万余件。
河南省气候中心6月12日8时发布干旱橙色预警,根据最新气象干旱监测显示,安阳、鹤壁、焦作、开封、洛阳、漯河、南阳、平顶山、濮阳、商丘、新乡、信阳、许昌、郑州、周口、驻马店等16个地市72个国家级气象站监测到气象干旱达到重旱等级以上,并已持续10天。据天气部门预报,6月24日之前,全省将维持高温晴热天气,虽然部分时段有分散对流性降水,但无法有效缓解旱情。
2020年,吉林省档案馆正式公布杨靖宇殉国前百日战斗档案,真实记录了杨靖宇牺牲前100余天率部与日伪军警进行的47次战斗历程。为了讲好这堂课,青年教师们深入挖掘档案文献资料,依托形式多样的档案载体,让尘封的历史“活”起来、“动”起来,配合情景再现等手段,东北抗联“孤悬敌后、绝境苦战”的历史图景跃然眼前。
6月14日上午,水利部组织开展抗旱专题会商,分析研判华北黄淮等北方地区旱情形势,要求即日起,受旱地区上游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控制性水库全部进入抗旱调度模式,加大下泄流量,保障抗旱用水需求,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以及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全力保障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6月14日15时,水利部将针对河南、河北的干旱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目前维持针对山西、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甘肃6省的干旱防御四级应急响应,并派出两个工作组正在一线指导抗旱工作。
“铁海快线+中东(迪拜)快航”突破了传统物流企业单一运输服务功能局限,创新“分段双清+全链条服务”功能,构建“义乌集货+宁波出运+迪拜分拨”的高效物流服务枢纽网络,打造出一条“义乌—中东”贸易物流的大通道。
截至6月13日,全省大、中型水库可用水总量40.48亿立方米,储量充足有保证,按照6月底前无有效降雨的最不利因素考虑,可放水7亿立方米用于抗旱灌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中型水库及河道供水正常,地下水源较充沛,能够满足抗旱需求。5月下旬以来,对全省98.72万眼农田建设灌溉机井和56.85万项灌排沟渠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及时修复损坏设施,确保抗旱灌溉需要。省财政近期专门安排3000万抗旱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开展抗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