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中国的毒蘑菇》由吉林农业大学图力古尔教授、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杨祝良研究员、湖南师范大学陈作红教授、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首席专家李泰辉研究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中毒控制室李海蛟研究员共同编著,该书基于5位作者数十年的真菌资源调查和分类学研究,以中毒案例、毒性成分及可靠文献为依据,涵盖中国毒蘑菇研究历史与现状、种类及其生态地理分布、标本采集和处理、形态特征与鉴定、中毒症状类型及其毒性成分、中毒诊断与治疗要点等内容。
西安5月23日电 (记者 阿琳娜)记者23日从西北大学获悉,中国-乌兹别克斯坦联合考古队近日在乌兹别克斯坦苏尔汉河州班迪汉2号遗址发掘现场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公众考古活动——“遗址开放日”。来自当地的40余名中、小学生走进考古现场,在考古队员的带领下,走进千年古城,感受丝路文明的历史魅力。
西北大学校长孙庆伟表示,丝绸之路的开辟打通了东西方经贸往来和文明交流的通道,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使古老的丝绸之路在当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历史和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和平发展、携手合作,才能真正实现共赢、多赢。希望各位专家学者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深入交流、各抒己见,持续深化“科教搭台、科技赋能、人文铸魂”的合作模式,共同推动国际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助力教育合作走深走实,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与力量。
据了解,灾害发生后,当地官方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公安、消防、蓝天救援队、医疗等各方力量联合开展灾害救援,累计出动各类抢险救援人员300余人,全力开展失联人员搜救和各类保障工作。
印尼投资及下游化部投资促进司司长Cahyo、印尼工商会中国委员会主席Garibaldi Thohir现场致辞,对中印尼产业互补互嵌、投资经贸合作、金融互联互通表达了高度肯定和期望。
在澳大利亚深耕国际教育与文化交流领域多年的邓东平感慨,此次活动不仅深化了自己对文明互鉴重要性的认知,更坚定了文化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她表示,海外侨胞都是传递中国形象的“行走名片”,未来将以民俗节庆、华文教育、数字媒体为载体,用“接地气”的方式推动中华文化传播与全球治理的深度融合。
此次活动也是艾赖讷中学“生命与地球科学(SVT)”课程设置的一部分。学生们在此重温了“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带队老师夏洛特说,孩子们设想未来职业总是基于日常经验,这次探访将为学生们开启新的职业想象空间,“他们是格外关心生态环境的新一代”。
本届UASE无人机展展览面积比上届增加31000平方米,增长88.6%;参展企业增加366家,增长76.3%。从前端到后端,从制造到服务,从行业巨头到新兴企业,各路展商携最新技术与产品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