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美食区更是香气四溢,热气腾腾的鳇鱼水饺、咕嘟作响的鳇鱼火锅,搭配赫哲族特色的刹生鱼、鱼丸汤,尤其是新晋“顶流”鳇鱼粽子,从馅料到口味全方位创新,构建起全品类鳇鱼美食矩阵,令人大快朵颐、欲罢不能。
900余件珍贵的图片、文物、文献、图表和绘画,逼真的场景……在3800余平方米的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内,青年教师们带着前来参观的学员瞻仰杨靖宇。这两年来,靖宇学院深度整合毗邻的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和杨靖宇烈士陵园,将两处场馆作为核心现场教学点,开发相关课程。
每当讲到此处时,青年教师金华彬会专门介绍口琴,那是杨靖宇随身携带的物品。“口琴的意义绝不仅局限于娱乐生活,它还被将军称为抗联战士的第二杆枪。”金华彬介绍,杨靖宇希望能用文化激励战士们在艰难的战斗环境里,保持积极的乐观主义革命精神。
第三十七条 精简规范评比达标表彰和创建示范活动,实行清单管理,从严审批。评比达标表彰项目费用由举办单位承担,不得以任何方式向相关单位和个人收取费用。参与评比达标表彰和创建示范活动的单位应当节俭办事,杜绝浪费,不得举债搞创建。不得开展以乡镇(街道)、村(社区)、学校为对象的达标活动。
本届新展欣赏文物之余另一亮点为“观复猫”的华丽演绎。“观复猫”作为观复博物馆的另一群“文化大使”,多年来以一己“猫力”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图书、影视、漫画等多种形式传播给大众。本届“群芳次第开——中国古代月令花卉纹饰器物展”,“和小幺”“赵明明”“马大福”等十二只“观复猫”纷纷霞裙月帔扮作以李白、寿阳公主、公孙大娘为代表的“花神”,演绎十二花神仙姿佚貌。(完)
5月18日是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本届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The Future of Museums in Rapidly Changing Communities)。这一主题强调在当今社会快速变化的背景下,博物馆作为文化身份的重要连接者、创新者和守护者,如何与时代共振并适应新的挑战。上海观复博物馆本届展览中近百件装饰有月令花卉的藏品,即突破传统展陈方式,让十二只萌趣可爱的“观复猫”华丽演绎十二位仙姿绰约的“花神”,将传统精神与今世价值巧妙连接,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与文化意趣创新结合,“缤纷”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华丽”传播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2024年,在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之际,舞剧《海的一半》应运而生。剧目以陈嘉庚与南洋华侨共同倾资兴学、推动祖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历史为蓝本,精心构建了一个跨越南洋与闽南两地的宏大叙事框架,通过高度的艺术提炼与创造性的表现手法,生动诠释了华侨爱人、爱乡、爱国的深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