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闭幕式上,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周文彬表示,中国始终是全球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积极参与者与坚定推动者,并将继续深度参与国际合作,积极分享科研成果与治理经验,为守护农业生物多样性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坐落于三峡大坝附近的中华鲟研究所保育基地、长江珍稀植物研究所等单位,承担长江流域特有珍稀资源性植物抢救保护、三峡坝库区陆生生态修复等科研工作。近20年,植物研究所已抢救保护长江流域特有珍稀资源性植物1300种。自2011年以来,三峡水库连续14年开展促进产漂流性卵鱼类自然繁殖的生态调度试验,有效维护长江生物多样性。
男子200米蛙泳世界纪录保持者、“蛙王”覃海洋以2分07秒57摘得该项目金牌,顺利包揽本次赛事男子蛙泳全部三枚金牌。江苏队董志豪和湖北队余宗达分获二、三名。
大会现场进行了项目签约仪式,新签约项目涉及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新质生产力领域,其中不乏来自荷兰、意大利、波兰等国家和地区的外资项目。
“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资源,优化完善创新资源布局,努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着力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
“每年端午节前夕,许多在外务工的村民会自发返村,参与龙舟制作或备赛。端午节当天,村民几乎全部返村一同观赛叙旧。”在博岸村村民陈国新看来,渔家龙舟不仅是渔家文化的载体,更是渔民们维系亲朋情感的纽带,“现在龙舟越做越精美了,这也离不开大家的努力”。
2022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现出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多样性的重要贡献。其中,武夷茶是中国传统名茶,产于福建闽北“秀甲东南”的武夷山一带。西汉时期,武夷茶已颇具盛名,其味清芬扑鼻、舌有余甘,令人释躁平矜、怡情悦性。至清代,武夷茶发展更盛,武夷岩茶、红茶、绿茶及其他茶种深受人们喜爱,以“岩骨花香”的独特品质享誉世界。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于2006年5月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