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从一件文物认识殷商,展览给观众提供了多个选择。尊是古代盛酒器,鸮俗称猫头鹰,在古代中国被视为战争之神。现收藏于河南博物院和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两只妇好鸮尊,在本次展览中团聚。展柜的一面玻璃上,数字化手段让它们的“身世”一目了然。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研发总院电驱动开发部部长王斯博,在接受培训时被杨靖宇身上体现的信念感深深折服,“这种信念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韩昭庆:自1925年诞生第一条中山路以来,中国各地涌现出了很多中山路。以人名命名道路曾是中外城市道路命名的主要方式之一。1979年中国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地名命名、更名的暂行规定》第六条明确规定:“一般不以人名作地名。禁止用国家领导人的名字命名地名。”这里的地名包括城市道路地名。此后1986年中国制定的《地名管理条例》以及2021年修订通过、2022年施行的《地名管理条例》中都重申了这条规定。由此可见,随着地名条例的实施,人名命名在中国或将渐渐成为一种历史。
据介绍,本次竞赛项目有双人团队赛和短距离赛,竞赛组别按颜色分为白色、黄色、橙色、红色、紫色、蓝色以及黑色色级组别,另外还设置听障组和体验组。赛区以古建筑与稻田相结合的村落为主,参赛选手们借助地图、指北针,穿梭在田埂、祠堂、乡村书塾、名人故居之间,领略桂水村特有的田园侨乡风情。
近年来,去殖民化浪潮深入国际文博领域。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告诉记者,应对博物馆藏品去殖民化问题,是国际博物馆协会战略规划的目标之一。2021年,法国向贝宁共和国归还26件文物。2022年,德国把20件贝宁王国时期铜制文物交还给尼日利亚。2023年,荷兰正式向印度尼西亚归还数以百计荷兰殖民统治印尼时期流失的文物。这些举措都是基于对殖民主义历史的重新评估,对博物馆产生了影响。2023年,国际博协专门成立了去殖民化工作组。
第四,人文学中的语言学和逻辑学其实已经深深介入人工智能的理论和实践,某种意义上来说,人文和科技反而因为人工智能的出现而有可能重新打通。
位于营口市站前区的5万亩水稻集中种植区,多台插秧机正在田中穿梭。其中有近半的设备采用了无人驾驶插秧机。它们正以每分钟40米的速度精准栽插,行距误差不超2厘米,单机每小时作业超5亩,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30%。今春开始,营口市投入5300多台插秧机,其中近半数搭载智能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