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严格要求自己,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强化“国家队”意识,努力以优秀作品向着艺术“高峰”不断攀登。
针对银发旅游专列中多为60至80周岁的旅游爱好者,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提前在硬件设施和乘车体验上进行适老化改造,车厢全列提升为软卧。配备经验丰富、熟练掌握急救知识的医护人员提供全程服务和保障,对重点健康监控人群每日提供基础健康监测服务。
据悉,为满足多元化出行需求,“坐着火车游云南”将升级推出萌宠随行、自行车畅骑、智能行李管家三大特色托运服务。旅客可携带体重15公斤以内、肩高40厘米以下的宠物猫犬乘车,800公里内托运费用60元/只,超程90元/只;自行车畅骑支持未拆装整车托运(电动自行车除外),重点部位采用珍珠棉防护,统一收费100元/辆,助力骑行爱好者深度探索沿线古镇村落;智能行李管家将上线“轻装行”服务,旅客通过12306APP可预约“同城短驳”“站内搬运”等服务,行李最早可于开车前3小时从酒店直送列车,到站后5小时内配达目的地,首批在昆明、大理等8个车站投用智能便民服务柜。
博物馆的沉浸化、交互化,重新定义我们对知识获取和文化体验的期待。如今的博物馆,更加注重让文物“开口说话”,注重科技融入以及互动体验。AI技术正在悄然影响着中国博物馆的发展路径,让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迸发新活力。近年来,各大博物馆积极探索新形式,增强“博物馆体验”,让文物“活”起来,让展览“动”起来。借助AI技术,博物馆不再是单向输出文化知识的展厅,而成为激发观众参与感和创造力的乐园,使文物展示传播变成穿越时空的古今对话,使单向传播变成互动体验,使参观变成参与。这有效提升了观众体验,并创造了新的价值。还有越来越多“数字人”加盟博物馆,实现个性化场景适配。在河南博物院,戴上VR(虚拟现实)眼镜,就能“穿越”回唐朝来一场Citywalk(城市漫游);河南博物院引进的首个数字展——《唐宫夜宴》XR(扩展现实)大空间沉浸展,千年前的盛唐风华,被立体式复刻至数字空间。博物馆通过数智赋能,从静态的展示空间转化为动态的文化体验场所,以更加丰富、鲜活的方式,连接过去、现在、未来。博物馆提高文物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也让公众更能深入了解文物的内涵和价值。
“谁能想到,8年前这里还只是被潮水冲得七零八落的滩涂?”中国国家能源集团国电电力总经理赵世斌感慨道。经过8年努力,当年仅存的不足5公顷红树林,如今已恢复扩大至19公顷,15万棵红树日夜守护着海岸线。
公器私用,将地质调查、矿产开发等权力作为敛财纳贿的工具,搞权钱交易,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企业经营、项目承揽、矿权审批等方面谋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为解决信息不畅的难题,朱训港等人大代表连续多次到企业、村组和民众家中收集需求,提出了关于加大对陶瓷产业园区用工宣传和“点对点”送工的建议。藤县政府和相关部门迅速行动,组成20个工作组,走村入户开展“敲门行动”,向民众介绍陶瓷产业园区的岗位需求,并在微信群转发招聘信息、解答民众疑问,还在县内的主干道、集市等人流密集处张贴显眼的横幅和招聘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