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本届大会为期三天,大会期间,与会嘉宾还将走进巫溪县文峰镇、尖山镇,实地了解巫溪在农业科技应用、产业链构建、农旅融合等方面的实践成果。
博物馆的沉浸化、交互化,重新定义我们对知识获取和文化体验的期待。如今的博物馆,更加注重让文物“开口说话”,注重科技融入以及互动体验。AI技术正在悄然影响着中国博物馆的发展路径,让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迸发新活力。近年来,各大博物馆积极探索新形式,增强“博物馆体验”,让文物“活”起来,让展览“动”起来。借助AI技术,博物馆不再是单向输出文化知识的展厅,而成为激发观众参与感和创造力的乐园,使文物展示传播变成穿越时空的古今对话,使单向传播变成互动体验,使参观变成参与。这有效提升了观众体验,并创造了新的价值。还有越来越多“数字人”加盟博物馆,实现个性化场景适配。在河南博物院,戴上VR(虚拟现实)眼镜,就能“穿越”回唐朝来一场Citywalk(城市漫游);河南博物院引进的首个数字展——《唐宫夜宴》XR(扩展现实)大空间沉浸展,千年前的盛唐风华,被立体式复刻至数字空间。博物馆通过数智赋能,从静态的展示空间转化为动态的文化体验场所,以更加丰富、鲜活的方式,连接过去、现在、未来。博物馆提高文物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也让公众更能深入了解文物的内涵和价值。
在原有“一小区一方案”,鼓励社区增设午间投放时段、延长原有投放时段或设置误时投放点(24小时开放的投放点)的基础上,相关部门进一步响应民众呼声,“五一”假期时,在上海试行“节假日投放模式”,各个小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尽可能延长投放点位的开放时间;具备条件的小区24小时开放,或从早上开放到晚间,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走进爪哇7号项目园区,还能看到“注意防护鳄鱼”的标志。国能印尼爪哇发电公司行政人事部主任滕跃笑言:“环境好不好,野生动物最直观。鳄鱼、蟒蛇的回归,本身就是生态改善的标志。”
活动当日,主会场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馆的特色文旅活动相继亮相。情景短剧《麋鹿苑里说往昔》演绎了麋鹿种群百年生存史。“麋豆带你看自然”STEAM课程,通过引导儿童参与生态实验,实现寓教于乐。现场配套推出的“亦起探宝”互动游戏,吸引游客破解自然人文线索。
展会上,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山河智能、铁建重工、星邦智能、润天智科6家湖南工程机械主机企业现场采购配套件签约总额130多亿元,聚焦液压系统、智能电控等关键领域,推动上下游协同创新。
来自英国的若兰(Rolan),之前从未接触过裹粽子。“这太有趣了!没想到我能亲手做出中国的传统美食,感觉就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若兰绕好了粽子的最后一根线,激动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