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李爽,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目前主要从事历史地理信息系统相关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青年基金、上海社科青年基金等多项项目,入选上海市“晨光计划”(2020年)、“曙光计划”(2024年),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论文20余篇。
在河南开封杞县的一处试验田里,专家组正对今年研发改造的新型喷灌设备开展联调联试,加装了地角臂模块的指针式喷灌机围绕麦田中心缓缓旋转,为处在灌浆期的小麦补足水肥。经测算,相较传统设备,新设备可以提升约15%的有效灌溉面积。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记者从水利部了解到,截至5月中旬,今年全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近两成,主要江河来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近三成。为全力保障粮食生产灌溉用水,水利部科学调度水工程,发挥大中型灌区主力军作用,各流域管理机构也强化用水调配。目前,全国春灌面积达3.6亿亩,其中,已启动大中型灌区5230处,灌溉2.5亿亩。山西、河南、陕西等省受旱区域237处大中型灌区累计供水超17亿立方米,灌溉面积1570万亩,灌溉供水总体有保障。
而欧盟的循环经济法规较为具体和严格,且针对不同要求设置了过渡期。2025年1月的《包装和包装废物法规》(PPWR),2022年便发布提案,经过各方多轮讨论博弈,方才最终成形。其中规定,2030年起,除特殊情况外,1.5公斤以下水果蔬菜不得用一次性塑料包装。该法规也保障消费者对包装的知情权,以此推进循环经济理念普及。2028年起,所有投放市场的包装需统一加贴标识标签,明确标注材料成分信息,为消费者提供清晰的分类指引。在此基础上,PPWR为各方施加压力,对包装建立全生命周期追溯机制,强制规定再生材料使用比例,明确量化包装回收率标准,以推动循环包装材料、从源头优化可回收设计等方面的创新。比如,到2030年,所有包装都必须可重复使用、可回收或可堆肥;2030年起,回收率低于70%的包装材料将被全面禁用。
今年世界家庭医生日活动主题是“签约有感,健康可及”。据了解,近年来,上海将家庭医生的服务深度融入城市肌理,通过拓展基层病种诊疗,实现优先预约转诊,完善药品配备供给,不断强化全专结合诊疗水平。上海已建成建成143家社区康复中心、92家社区护理中心、83家社区标准化口腔诊室,建成覆盖全市的社区康复、护理及标准化口腔服务网络,并结合家庭病床、安宁疗护等特色服务模式,全面打造“15分钟健康服务圈”。
武警云南总队医院在了解到该中队官兵即将到海拔5000多米的“虫草山”执勤巡逻后,便将巡诊计划提前3天,组织官兵进行健康体检,为他们把脉问诊,对症下药。
当膏方文献的沧桑墨迹与数字屏幕的流光溢彩交织,这种“跨越千年的同频共振”,正是中国膏方博物馆对“博物馆未来”的回应。该馆馆长曾凯表示,“膏方不是尘封的标本,也不是冰冷的文物,而是流淌的文明、哲学的载体,以及公众可参与、可感知的生命体验。”正如展厅的标语所写:“我们收藏的不只是中医药方,还有中国人的生命故事;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中国人对生命的敬畏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