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08年,10只朱鹮从陕西千里迢迢来到德清,在下渚湖湿地建立第一个南方种群。17年来,该地先后攻克饲养、繁育、野化等技术难关,如今朱鹮种群数量已达858只,成为全国最大朱鹮人工繁育基地。
“过去发现盗伐、非法狩猎情况只能层层上报,现在通过一键呼叫,民警第一时间就能赶到现场。”一位护林员深有感触。工作站运行以来,预警发现非法捕捞案件8起,环境类案件处置效率提升60%。
“变,是时代演进的主旋律。我们要思考如何以变应变,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在规则重组中从跟随者转变为引领者。”陈建忠表示,面对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形势,企业应洞察本质、识别趋势,把握机遇才能开创未来。(完)
北京5月22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证监会首席风险官、发行监管司司长严伯进5月22日透露,从2023年3月31日起,境外上市新规正式实施,到现在两年多,备案管理机制运行平稳。截至2025年4月底,已完成242家境内企业境外上市的备案,其中有83家为科技企业,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先进制造等领域。
此次发现的另一个物种——叉钱苔,是钱苔科钱苔属植物,它同样对空气湿度和水质纯净度有较高需求。这两个新物种均为去年12月首次发现,今年春天大面积繁殖后确认能够成活,才对外发布。串珠藻及叉钱苔的发现,不仅丰富了江苏省水生生物多样性记录,也为研究长江下游湿地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提供了新样本。
5月20日至22日,第四届川台两地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活动举行,来自两岸的200余位台商台青、涉农涉台企业负责人及“三农”领域专家学者齐聚“酒城”泸州。活动期间,嘉宾们走进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泸州港、泸州老窖乾坤酒堡、董允坝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合江县永兴诚酱油文化博览园等地考察,共商乡村振兴新路径。
5月22日是第25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当日,青海省生态环境厅、西宁市生态环境局和西宁市城东区人民政府在北山美丽园联合举办“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宣传活动。